5月14日,2018年秋千文化藝術節在南社村開幕。蕩秋千是該村一項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,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,遠近聞名。
南社村位于陜西省合陽縣黑池鎮以南,全村486戶,1612人。村上以雷、鄒兩姓為主。雷姓為宋代名臣雷德驤、雷簡夫的后裔。據說,從宋至今,清明縛秋千、蕩秋千從未中斷過。村民們傳說,村西有條大胡同,南北寬30多米,東西長600多米,兩岸崖壁雖不算陡峭,鱗次櫛比宛如一條巨龍,保護著一方長治久安。當年大書法
家王羲之在黑池揮毫洗筆,每當那澇池里的黑水溢出,胡同里就會有溪流淌出,與黑水交匯,穿峪渠(村)流入黃河。故人們稱這條神奇的大胡同叫黑龍谷。受龍脈和文脈的蔭護,南社村富饒一方。一年一度的秋千節就選在這條聞名遐邇的谷里。
進了秋千谷就是秋千的海洋、秋千的世界。“水幕秋”“三狀元”“鴛鴦秋”“蓮花秋”“軍工秋”“順板秋”“木桿秋”“屬相秋”“過梁秋”等等,多達35種,令人眼花繚亂。不管男女老幼,都被這千姿百態的秋千所陶醉,人人都情不自禁地抓住秋千蕩它一陣子。那些蕩得滿頭大汗且氣喘吁吁的老翁老嫗,反倒話語多了起來。“活了七十多,第一次見這么多秋千。”“天下秋千數關中,關中秋千數南社,我看不是吹牛。”有位姓曹的八旬老人,與老伴從城關曹家坡遠道而來,剛一下車,就被這壯觀的場景所吸引,一時興起,攀上“天平秋”,風度不減當年,那興趣、那神態、那技藝令所有人咋舌。當老人含笑走下秋千的一刻,喝彩聲、贊揚聲、咔嚓咔嚓的拍照聲響成一片。
關于秋千的起源,民間傳說很多,有的說是春秋戰國時齊桓公從北方山戍引入的軍事訓練科目,后演變為民間娛樂活動;有說是漢武帝欲祈千秋之壽而在宮中暢行的秋千之樂,
后突破宮墻,在民間繁榮廣大。
“十年蹴鞠將雛遠,萬里秋千習俗同。”就是唐代秋千盛行的寫照。南社秋千相傳“始于宋,完善于明,興盛于清”。據說當年雷簡夫在外地做官,他喜愛鄉土文化,對秋千很感興趣,每到一處,就把當地的秋千繪成圖樣,收集了很多秋千品系。后來去宮廷辦差,看到宮女們在亭榭間系上彩練,供皇家眾親悠閑娛樂,他也收錄其中,集成小冊,回到家鄉,交于父老。聰明的南社人集百家之長,模仿而作,奠定了南社秋千種類繁多的基礎。屈指算來,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再到后來,后裔們經過不斷構思,不斷革新,反復加工改進,形成了今天的規模。蕩秋千既是民間節慶時群眾性的娛樂活動,又是民間體育競技的重要內容,深受群眾喜愛。
南社秋千分四大類型。一是競技型,像“天平秋”“三狀元”“鴛鴦秋”等。這類秋千的特點是造型高大,挑戰性、娛樂性、趣味性極強,能夠充分煥發人們的激情,施展個人的蕩技,鍛煉人們的膽量、意志和毅力,中青年男女是主流,少年、老年人也樂于附和。“三狀元”是這類秋千之魁,四個粗壯的大木柱上橫挑著三根木梁,下面懸吊著三副秋千,上部是彩旗、花布、花卉、柏樹枝搭建的雙層牌樓,每層構架向外延伸處都系有鈴鐺。一般主桿高8米,頂端高10米,加上每根桿下支撐兩個碌碡,總高度近20米。三個人同時競技,整個牌樓隨著秋千的此起彼伏而左右劇烈晃動,如同春風擺柳一樣。旁觀者嘴上喊“加油”,手里卻捏著一把汗。藝高膽大者,蕩出的高度可與橫梁持平,且輕松自如,引得眾人不住地喝彩鼓掌。二是娛樂型,像“過梁秋”“輪兒秋”等。這類秋千造型別致,文化氣氛很濃,適宜于老年人、兒童取樂,綁縛相對復雜。最具代表性的是“雙轉秋”。得先用一個粗壯的木柱做軸,下邊固定結實,離地兩米多再連接一個大車軸,軸下部安裝一個小車輪,車輪周邊吊四副秋千。軸的上部安裝一個大車輪,車輪周邊同樣安裝四副秋千,形成內外兩層且互不碰擠的態勢。八副秋千,可供八人同時游蕩。待一人叫出啟動的號子,大家共同用腳使勁一蹬,旁邊的親屬再助一把力,秋千憑慣性轉蕩,而且越轉越快,越快越有趣,更適宜全家及團體游樂。三是休閑型,像“屬相秋”“蓮花秋”“葡萄秋”等。它的根基是家庭中為滿足較小成員蕩秋千的愿望而制作的簡易秋千,憑借不同的資源而進行隨意設計制作,深得人們喜愛。“低板秋”“踅板秋”“順板秋”都較常見,最稀奇的是“葡萄秋”,一個六角形支架下像葡萄串一樣倒懸著48副秋千,每個秋千下端系著一個活動的木樁,數十個人抓著秋千,踏著木樁,晃蕩著身子骨,慢慢移步。雖說強度不是那么大,且很悠閑,但掌握身體平衡不容易,幾圈下來,都會累得滿頭大汗。四是生活型,像“磨盤秋”“轆轤秋”“軍工秋”等。雖說作為一種帶有生活氣息的秋千,在關中農村偶爾也能見到,但一般都相對簡單,沒有南社的精致和新穎。利用磨盤可以旋轉的功能,給它巧妙地安裝上四副秋千;把轆轤懸掛在樹枝之間,改裝成秋千,寓歡樂于生活之中。
南社秋千是老百姓自己的佳作,融農耕文化、黃土文化、民間風情于一爐,集群眾的智慧、文化素養、美好愿望于一體。所有秋千的制作,都是就地取材,把普通的農具家具派上了用場,墩基是碾場用的碌碡,木柱是村民們打墻用的“桿”,橫擔是村民們家里細一點的檁條,架子是各式木椽和雜木“杠子”。秋千繩是汲水的井繩和勒麥車的勒繩以及牛套繩。綁扎的繩更是多種多樣,有把子繩,有火繩,有牲口韁繩。大車轱轆、大車軸、磨盤、碾盤、牛軛斗、轅環等,這些農村常見的器具都有很大的用場,甚至大車尾巴上的車鈴,牲口脖子上的串鈴也都是裝扮秋千不可缺少的東西。被面子、床單布、土布都有用場。
南社人對于秋千的制作,有其嚴格的要領和技術要求。除了保證安全堅固外,就是外形美,觀賞感強,富有吸引力,留有充分的懸念。就造型和綁縛而言,它有一整套復雜的技術約束。這些技術一無文本,二無圖紙,只憑老輩人口傳心授往下傳承,每一個環節都有其不為人知的竅門,每一副秋千都滲透著豐富的力學原理和實踐知識,老縛工們對此爛熟于心,操作中得心應手,運用自如。結合部的處理,那是相當謹慎認真,繩索捆扎不算,還得打進木楔。為了防止繩頭散脫,必須用鐵釬撬起已經扎好的繩子,將繩頭硬塞進去,拔出鐵釬,繩頭便被牢牢地壓住。扶桿豎桿,那是指揮者的絕活,他們把繩子與地面的夾角處理得恰到好處。在四角用力平衡的同時,根據桿的高低及承重量決定拉繩長短,決定楔子的位置和大小。
縛秋千,是一年一度的事。早些時候,南社也是清明節縛秋千。后來,為豐富農歷四月初一呂祖廟會內容,人們把這個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向后推了十多天,放在了呂祖祈福會間。這一天,除了傳統的祈?;顒油?,南社人有了蕩秋千的習俗。隨著蕩秋千的喝彩聲此起彼伏,整個村子就像又回到了那不眠的正月,晝夜都在沸騰。這一熱鬧,最少也是十天半月。
縛秋千得在廟會前四五天就開始行動,并遵循一定的民間信仰和風俗。事前要在中心巷道敲鑼打鼓,意在告訴大家,此項活動開始。“豎桿”前要鳴放鞭炮,既凝聚人心,激勵人心,又寓意鎮妖驅邪,期盼順利吉利。整個秋千豎立結束,又有一年長者點燃干草(谷草),圍著秋千轉繞一圈,舉行驅邪祈福儀式。村上的婦女也會拿著供品、果品共同參與祈?;顒?。
舊日,南社村縛秋千是以雷鄒兩大宗族為主,人們習慣稱“雷社”“鄒社”。每當呂祖廟會來臨之際,兩社的負責人一碰頭,回去后各自召集自己的班底商量。“雷社”的代表作是“天平秋”和“輪兒秋”,“鄒社”的代表作是“三狀元”和“過梁秋”。各社有各社的固定道具,都是些特殊部件,像滑輪、轉盤、軸承、彩旗等,有專人保管和修理,其余都是就地取材。即使本社拿不出,需要對方接濟,對方從不拒絕,也沒有人說長道短。豎立秋千的地點,是各自居住的中心巷道,有時也在同一巷道,各選一頭。綁縛的數量上,兩家都會在事前商量定妥,一般一家兩副,很少有矛盾出現。而這一切,都是群眾自發的行動。好事者一聲呼喚,全村人一齊動了起來。有智者出智,有力者出力,有料者也毫不吝嗇,老弱婦孺都來助力。手巧的婦女圍在一起做紙花,縛綢子,裝飾打扮,就是幫不上忙的也要送上十幾個雞蛋,慰問大家。“土秀才”們有雙重職責,既要會同大家張羅縛秋千的事,又得起草撰寫秋千上的對聯,那是顯示村上文化水平的大事,反復研究推敲之后,才會恭恭敬敬地把它貼了上去。在這方面,不受宗社限制。
老書記吳學義講,南社人愛秋千,秋千促進了村莊的團結和諧,凝聚了民心??`秋千,除了嫻熟的技藝和敢于不斷創新的膽識,那就是相當強的組織能力。一個“三狀元”秋千,立桿、橫桿、輔助桿十幾根,每根長度都是五六米,在木材缺乏的過去,困難可想而知,有時還得拉上車子到外村去借。豎桿,就是捆綁結實后向起扶。這是最難的事,一個高近二十米、寬六七米、重量達兩三噸的龐然大物,在沒有任何吊重設備的過去,全靠人力作為,六條牽引繩,每根繩索需十多個壯年勞力狠勁去拉,四根大木柱,每根柱子又得七八個人用肩、用木椽去支撐,加上三四個指揮的人,上下百十號人,齊心協力,不亞于一項工程。
一雷姓老者講,最壯觀、最驚險的是桿扶起來之后,向碌碡上放的那一刻,每根木柱下,用繩索又要捆上四根橫杠,一聲令下,32個小伙同時放在肩頭抬起;再聲令下,嘩的一下舉過肩頭,小伙子們靠雙臂的力量共同把它放到兩個碌碡之上。前后雖然只有10多分鐘,每個人都是滿頭大汗,有的把肩膀頭都磨爛了,也不吭一聲。包括拉牽引索的、拿棍棒支撐的、做輔助工作的,大家都知道,這時候,只要有一人閃失,不但前功盡棄,而且有不堪設想的危險發生。這陣子人心最齊,最能體現團結的力量。在組織形式上,雖然有宗社之分,但在這一刻,對所有的南社人來說,人在一起,心在一起,勁凝在一起。這就是他們說的“秋千精神”。
南社人守護著秋千,呵護著“秋千精神”,老年人回憶說,從他們記事起,年年都縛秋千,從來也沒有中斷過,且都出于自發、自愿、自覺、無償,甚或是花點錢,也是自籌。“三年困難”時期,家家鍋里沒米,人人餓得發慌,可到了縛秋千的時候,鑼鼓一響,大家動起來了,一縛就是4個。“文革”那陣,講“階級斗爭為綱”,南社人照縛不誤,只是對聯內容稍有變化,秋千還是那么威武。1977年4月,“農業學大寨”,全民會戰搞抽黃灌溉工程,村上百分之八十的青壯年勞力都上了工地。到了縛秋千的時候,干部們悄悄地打發一部分人回家,協助剩余勞力縛好秋千,又連夜回到工地。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大,南社村兩委開始在文化產業上作文章,他們提出“創新秋千項目,弘揚秋千精神,發展秋千文化,建設小康新村”的宏偉目標,首先打破宗社限制,成立村級秋千文化協會,拓展秋千項目,2011年,舉辦了首屆“中國南社秋千節”,秋千谷應運而生。往后,一年比一年好,一年比一年的人氣旺。
如今,南社秋千已經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廟會的概念已淡化出人們的生活,而扣人心弦的秋千成為最能凝聚人心的熱點和最讓子孫自豪的遺產。獨有的“秋千精神”,已裂變為一股巨大的力量,推動南社村在小康建設的道路上闊步前行。(行相斌)